時間:2024-01-10 來源:魚臺縣三高機械有限公司
如何更好地提升大米拋光機的拋光效果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用戶始終都在探究的一個問題。其實,要想更好地解決拋光機拋光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比較有效的方法與途徑就是從影響拋光機拋光效果的主要原因入手,進而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那么,影響大米拋光機拋光效果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下面就由筆者來為大家詳細解析一番,以供大家參考。
因素一:拋光壓力
拋光壓力是由米粒的速度和碰撞力在拋光室內建立起來的。影響碾白壓力的因素是多種的,但拋光壓力可以通過拋光室出口的壓力門來調整和控制。拋光壓力大,碰撞運動劇烈,拋光后增碎多;拋光壓力小,碰撞運動就緩和,拋光后增碎少,所以,拋光時應使用較小的拋光壓力,但拋光壓力過小,會影響工藝效果。一般拋光壓力約為400-700g/cm2。
因素二:線速度
拋光輥線速度是決定米粒的速度和碰撞力的主要因素。線速度低,米粒離開鐵輥的速度就低,碰撞運動就緩和,拋光后增碎少,但轉速太低,米粒翻滾不夠時會使米粒局部碾得過多,產生過碾現象,過碾會降低出米率,亦會使米粒局部碾得不夠,拋光不均勻;線速度高,米粒的速度和碰撞力大,米粒翻滾機會增加,拋光較均勻,但米粒翻滾過分時,會使米粒兩端被碾去,碎米增加,同樣會降低出米率。所以,選擇合理的轉速以獲得合適拋光輥線速度對降低碎米率、提高大米拋光亮度十分重要,一般拋光輥線速度應為6-7m/s。
因素三:著水量
拋光時對拋光室內大米按一定比例進行均勻地噴霧著水,使大米表面潤濕,有利于米粒表面糠粉分離,同時,在擦離拋光壓力和拋光過程中產生的摩擦溫度作用下使大米表而淀粉糊化形成膠質層,從而達到提高大米光亮的目的。但著水量過大會引起米粒非正常流動,造成拋光機內壓力過大,從而增碎加劇,甚至導致“悶車”,因此,在拋光機的使用中,首先應控制著水量,一般著水量控制在0.5%左右。
因素四:吸風量
拋光給風形式有空心軸噴風,強拉吸風,噴風與吸風結合。對于軸心噴水的拋光機應采用強拉吸風形式。強拉吸風能使進人空心軸的水在較強的負壓作用下迅速霧化,從而提高著水的均勻性。但吸風量過大,會使出米受阻拋光壓力升高,反而增加碎米。所以要根據具體機型選擇合適的吸風量,才能有效地降低增碎,有利于拋光作用的發揮。
以上就是對影響大米拋光機拋光效果主要因素的淺要分析。其實除上述幾個因素外,影響拋光機拋光效率的因素該有大米流量等,而且每個因素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所以只有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對這些因素綜合加以考慮才能得到更好的拋光效果。